您所在的位置:閩侯新聞網 >> 首邑春秋 >> 正文

陳璧故居:一代名臣的心靈原鄉

http://www.spewarecorporation.com  2019-09-20 16:46:25   來源:閩侯新聞網    【字號

陳璧故居:一代名臣的心靈原鄉

陳璧故居:一代名臣的心靈原鄉

陳璧故居:一代名臣的心靈原鄉

陳璧故居:一代名臣的心靈原鄉

  閩侯縣南通鎮蘇坂村有一位傳奇的歷史人物,人稱“銅幣大臣”,他就是陳璧。陳璧(1852-1928),字玉蒼,晚號蘇齋,是清代杰出的官員和經濟學者。他反對守舊,力主革新,興利除弊,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改革,尤其是統一幣制,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
  銅幣大臣故居

  歷經滄桑尤“淡然”

  陳璧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間,已有三百余年歷史。故居坐北朝南,布局嚴謹,構筑考究,是福州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名人故居。故居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,外圍是以磚土為材料建造的風火墻。大門的門楣上,雕繪有彩色浮雕,中間是騰云駕霧的麒麟?!镑梓敫〉裨凇母铩瘯r期被造反派搗毀,現在的浮雕是改革開放后,村民集資請匠人按照記憶中原樣修復的?!碧K坂江山陳氏第十五世孫、74歲的陳宏慶老伯告訴記者。

  來到故居前,在門前寬闊的石坪上,幾根石旗桿被陽光照得發亮。走進故居,迎面是雙扇屏門。繞過屏門,就是極具氣勢的天井和大廳,站在天井處,通過大廳可以望到第二進的天井及大廳。陳璧就出生在第二進大廳的左大房。故居前后兩進三天井,面闊五間,穿斗式木構架,雙坡頂,風火山墻。天井、走廊全部用平面石板鋪設。柱、梁、枋等主要構件上都雕飾著蝙蝠、麒麟等吉祥圖案,從中可以觀察到往昔描金繪彩之艷麗,如今雖然“朱顏凋謝”,但樣式依舊栩栩如生。雕有菱紋、步步錦窗格花紋的窗扇所剩無幾,從余留的雕飾中,依稀可見當時工匠們的精巧技藝。

  “這個看來頗為氣派的故居,曾經破敗不堪,故居內的一些精致木雕、青石坐鼓等價值較高的物品都因為管理不善,盜賊光顧而遺失,實在令人感到惋惜?!标惡陸c說。2006年,陳璧故居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,隨即成立了故居管委會,在上級部門的關心下,先后在2006年和2013年對故居進行了兩次維修?!笆∈锌h相關部門先后撥款15萬元,由管委會對故居的大梁進行修復,并組織人力清理了雜草,村內的長者也自發前來日??垂芎脱膊?,這些措施都是陳璧故居得以‘重煥新生’的關鍵因素?!?/p>

  如今,古宅原有的住戶早已搬離,門楣上雕畫的黃色麒麟也隱隱透露出幾分寂寞,如果不是堂前“尚書第”的牌匾,很難想像出這里曾經是一個二品大員的宅邸。然而,時光和“人禍”可以讓古建筑“傷痕累累”,卻難以磨滅其歷經歲月洗禮沉淀出的淡然和韻味。

  關懷桑梓留“遺跡”

  激勵子孫勤上進

  采訪中,陳宏慶說,蘇坂的江山陳氏族人,是在明萬歷年間搬到蘇坂東岸定居。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,到了清康熙末年,陳氏族人逐漸發展到西岸,建房安居,陳璧的曾祖父陳孟合就是在這一時期到西岸生活。陳孟合在西岸辛苦耕耘,勤儉持家,到了年邁之時,他這一支已經成為蘇坂當地的大地主,家資豐厚。

  陳孟合有三個兒子、十三個孫子。陳璧故居其實就是陳孟合為其子、也就是陳璧的祖父建造的宅子。后來孟合的子孫分家建宅,在蘇坂陸續建造了十三座類似的建筑?!叭缃襁@十三棟建筑有的損毀,有的坍塌,陳璧故居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建筑?!标惡陸c告訴記者。

  距故居數十米處,有一個小院落。院內十分幽靜,墻壁上一副陳璧手書的對聯閃現著主人淵博的才學。登上閣樓,可以看到當年陳璧孤燈一盞、寒窗苦讀的書屋。陳璧就是在此苦讀登科,走上仕途,成為國家棟梁,宦海浮沉后又回歸于此,留下了對人生的無限感慨,也成就了著作《望巖堂奏稿》?!皶莸拇查竭?,還留有陳璧手書的古詩、墻繪等墨寶,至今保留完好,讓后人得以一窺這位名臣的丹青、書法全貌,實屬難得?!标惡陸c感慨地說道。

  跋涉過變幻莫測的世事,陳璧故居如同一位高貴的隱者,在鄉村田野間頑強地存活下來,讓后人得以與之“相遇”。陳璧入朝為官三十一年,為中國的經濟改革鞠躬盡瘁。他還關心鄉梓,南通中心小學的前身“閩侯縣官立兩等學堂”也是在陳璧主持下修建的,至今學校還立著陳璧銅像。

  老宅、書屋、小學……如今這些陳璧留下的“遺跡”仍舊如一部厚重的書籍,默默記載了這位歷史人物的人生傳奇,不斷激勵著子孫后代勤勉上進。

 ?。ㄩ}侯鄉音 記者 林若野)

相關新聞

秋霞在线,秋霞在线观看,求av网址,求av网址